感覺喜歡的事情很多,但總是一會兒想做這個、一會兒想做那個,感覺見不到成效就很容易自我懷疑,不知道究竟應該選擇什麼……
首先,我要把喜歡的事情與工作分開來講。
很多人常見的狀況:看到一件事別人做的不錯,自己也想做做看,但是短時間內見不到成果,就放棄或把注意力轉到其他方向。
一旦進入這樣的模式就很不斷重覆三分鐘熱度和自我懷疑裡面。
因此:
1)先覺察,看看過往所有經歷是不是這個模式。
2)去接觸你想做的事情,不過是聚焦在觀察和體驗這個過程中你的感受。在做這件事的過程中,我是不是很享受?我是喜歡這件事情,還是喜歡它能夠為我帶來的利益?(名聲?金錢?滿足理想?)
3)通過2,進一步延長做這件事的動力,為它設一個階段目標及獎勵,然後看看自己是否真的想一直做下去。
大多數時候我們的「喜歡」並不一定是真的喜歡,可能是因為從來沒做過的新鮮感在慫恿內心去嘗試罷了。
真的喜歡是願意為它去犧牲和放棄掉其它的可能性。
放不下,就不用談喜歡。
一個最常見的誤區
當我們在確認自己是否「喜歡」的時候,許多人把「喜歡」等同於結果。
我喜歡這件事情,是因為它帶來我想要的結果。這種結果可能是收入、影響力、知名度,被人肯定、讚賞的滿足感,等等這些外部驅動力。
但這不是真正的喜歡。
因為當你得不到持續的外部驅動力(結果)的時候,很容易失去動力,造成所謂的三分鐘熱度。
很多人的思維常常落入這種叫「歸因謬誤」的心理狀況。
舉例 : 看別人在蝦皮賣淘寶貨不用壓成本賺轉手錢好像很好賺,那我就也去蝦皮開帳號複製這種做法。
如果你這麼做,那肯定是要失望的。因為此時你想的是「他的成功,是因為他採取了某種行動(買空賣空);那麼我只要複製這種行動,就能複製他的結果。」,這就叫「歸因謬誤」。
很多時候,一個結果的發生,跟對應的行動,並不存在必然的因果關係。它的存在可能是多種因素的綜合結果,而你看到的,只不過「恰巧是」其中的一個因素罷了。
結果可想而知,每次草草收場。這就會形成一個負面的惡性循環,不斷打擊你的自信心,久而久之,讓你降低對自己的自我評價。
所以我們該尋找的是內驅力。
哪怕沒有取得好的結果,我仍然可以從「做這件事本身」,獲得愉悅感和成就感。
我們可以仔細感覺一下,如果一件事情,你在做的過程中感覺不到樂趣,你只想盡快把它結束,那這只能說明,你不喜歡它,雖然它可能是你生存的本事之一。
什麼是「喜歡」?
舉例:我每週寫一篇文章,錄一集podcast,其實是很花時間的過程。我要花時間找題,蒐集資料,安排細節,然後把它生出來。如果光靠結果的反饋,是很難撐過一開始沒有數據的初創期的。
讓我能夠一直「堅持」下來的是什麼呢?
是在寫作及錄音過程中,那許多微小的、階段性的成就感和愉悅感。
- 比如:
- 想到一個符合時事的主題,會開心想出了貼近大眾生活的真實感內容;
- 訓練自己整理思路的能力,這樣還能在工作上有自己的節奏感效率;
- 文字及說話的表達能力,及語調語氣的表現越來越能掌握,更能放鬆的表現自己……
喜歡是一種信仰
是在做這件事情的過程中,你能夠享受它的每一個環節,每一次的動腦和動手。這些東西對你來說,是一種挑戰,是一種樂趣。這種體驗必須真的投入其中,去行動,才有可能感受到。
很多人常犯的另一個誤區,就是「找到我喜歡的事情,再去行動。」
不過我覺得喜歡的事情一定要先行動去摸索,去發揮能力,克服困難,你才有可能真的「喜歡」它。
所以「喜歡」的本質是什麼?
要從行動中把它找(確認)出來。你經過嘗試和行動,發現做這件事的時候會面臨困難和挑戰,不過你的能力可以應對,心態上也不會退縮,這是喜歡的一種本質。
「喜歡」也一個循環產出。面對挑戰,發揮才能,克服它,獲得反饋,繼續往下一關去,這也是本質之一。而「喜歡」循環中逐步累加起來,才更加確認及鞏固這種感覺。
喜歡能發展成「專長」
我們的大腦設定了一個框架,告訴我們:傾向於做什麼,不傾向於做什麼。
我們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經驗和知識,這其中符合我們傾向的,就會更容易被掌握和強化,成為我們的專長。
如果一件事的要求剛好需要你的專長,那麼你在做的過程中,就會容易感到得心應手,也會獲得「原來我可以影響這個世界」的感受。
這種感受,就會成為我們價值感的支撐,讓我們感到「我對這個社會是有價值的」,「這個行業或愛好有我一席之地」,從而強化自己存在的意義感、目標感。
因此,我們可以先探索各種可能性,去付出努力、投入精力,在這個過程中,慢慢發現自己的「傾向是做什麼」,最終找到自己的意義感和目標感的來源。
找到「我適合做什麼」「我想做什麼」,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課。
對於我們來說,從年輕時就先充分去接觸世界,找到屬於自己的專長,是一件必須放在優先首位的事情。
不過常見的情況是,我們習慣待在熟悉的環境和生活模式,我們的生活圈,隨著年紀變得越來越小。
我們越來越不敢去「冒險」,每天重複著已經非常熟悉的事情,但越來越困惑:「我每天這樣做有什麼意義?為什么生活如此枯燥、乏味、無聊?」
還是那個問題:生活的意義感不會從天而降掉在你面前;你一定要先行動,才有可能在行動中找到意義感,目標感,擺脫這種慵常而乏味的生活。
30歲之前或說成家立業之前(成本較小),其實都是聚焦在從中發現自己的傾向和專長的好時機。
- 我適合跟人打交道,還是跟事情打交道?
- 我擅長從大局出發,還是擅長一步一個腳印把事情做好?
- 我擅長從零開始去建構一樣東西,還是擅長對一個已有的事物進行修改、完善?
- 我適合發揮自己的靈感和創造力,還是適合用邏輯去學習和蒐集數據?
從數百位諮詢個案中發現共同性
為什麼你做了網路上的生涯測驗結果,往往跟你對自我的認知是差不多的?
其實很大程度上就是你填寫的答案,往往就是你內心認為「我應該是」的答案。
我也敢肯定的說,每個來找我生涯諮詢的人,心中其實都有自己的想法與結果,只是需要有人用方法工具幫助他們犛清自己而已。
不管你有沒有來找我,其實很重要的一個核心是:關注你在做一件事情過程中內心的感受。因為感受是真實的。在一件事中,你是感到興奮還是煩躁、無趣?你是「哇~又有新的挑戰上門了」,還是「實在是不想做這些破事」?
你的內心會給你最好的答案。
如果你不想被日常生活所束縛,不想被意義感的缺失所困擾,那麼,你應該做的,就是立刻抽出時間,去做新的事情,去探索新的可能性。
我也想邁出日常生活,但總會有種種顧慮,難以付諸行動,怎麼辦?
分享一個很實用常見的方式,先試著採取最小化的步驟,或說階梯式(像手遊candy crush那樣一關又一關)慢慢來。
首先,列出你能夠想到的,可能感興趣的活動。比如某個行業、職業或愛好……按自己的條件給它們排序給它一個粗略的行動時間表。
你可以上網搜:XXX如何入門;也可以在朋友圈問,或去參加社團交流請教,看書看文章,每天看一點,也都可以。
漸漸,你對這個領域可能會有一點點了解。你可能會發現,它跟你最開始的想像並不一樣(也可能一樣)……。隨著了解多一點,要記得觀察自己:「對它的興趣是提高了,還是降低了?」
如果試了一段時間,你對它的興趣降低,那麼可以把它先放在一邊,試試其他項目。
如果你對它仍然有興趣,那麼下一步,就是「從輸入轉移到輸出」,就是試著動手去做一些東西出來,去進一步地檢驗你們的契合度。
如果你在動手「創造」的過程中,你覺得「還蠻好玩的」;又或者「我做起來還蠻容易的」……那麼,這很可能就是你的「喜歡」的領域。
最後
「喜歡」是一個長期的,生活的一部分,慢慢體驗和感受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,每一次內心的感受,每一個細微的念頭,每一次快樂與失望。
因為真正的「喜歡」,是你目光不由自主所向之處,內心的聲音。
-
想要快樂的工作嗎?請點選以下網址,為自己創造機會
「Tony東尼教練」https://tony7000.mystrikingly.com/
「好好聽你說」PODCAST 每周三 7:00PM 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listentou2020/platforms